■張家祖上所創的藥鋪租辦公室“瑞仁堂”。
  燕SD記憶卡趙“家”文化系列報道(3)
  “不為良相,則為良醫。”中華上下五千年,杏林春暖,名醫輩出,無不是靠醫德立世。大名府金灘鎮張氏家族自明朝起家,先祖以商、醫為基,號“瑞仁堂”,在當地享譽盛名,後家道起伏,行醫的血脈未斷,傳至張景淼在石家莊坐診,已是第二十多代,靠的ddr4都是“無德不得從醫,診疑不得處藥”的祖訓。
  文/本報記者 孟醒石 通訊員外接式硬碟 戴佳瑤 馮宏偉 圖/張景淼
  窮人吃藥 富抗癌食物人拿錢
  昨日,在石家莊橋西區一家診所,張景淼醫生給記者講述了他的家史。
  邯鄲大名府金灘鎮,乃衛河東岸漕糧集運地,商賈雲集。張家世代居住於此,從普通的農民,靠販賣糧食起家,後發展為商、醫兩業,建起“瑞仁堂”老字號。“祖上有個規矩,窮人吃藥,富人拿錢。”張景淼說,窮人來看病,如果沒有錢,祖上就免費給他們看;而富人來看病,該收多少就收多少,一點不會便宜。也就是說,把從富人那裡賺來的錢,用到救濟窮人身上。窮人和富人同時來看病一視同仁,誰的病情緊急就給誰先看病。
  張家祖輩信奉“忍讓謙和,誠意待人,勤儉持家,扶危濟困,為民造福”的信條。經商要做到“君子愛財,取之有道”,行醫要做到“見彼苦惱,若己有之,深心凄愴;謹勿避險巇、晝夜寒暑、饑渴疲勞,一心赴救,無作功夫形跡之心”,意思是說,做醫生的,要把病人的煩惱,當做自己的煩惱一樣,時刻謹記要不避忌艱險、晝夜、寒暑、饑渴、疲勞,全心全意地去救護病人,不能產生推托和擺架子的想法。
  張家逐漸越來越有聲望,老百姓送了一塊大匾“惠恰桑梓”。
  數百年來,不管世事如何變遷,張家的醫術卻流傳下來。高祖張起林夫婦被稱為“良醫”,“無德不得從醫,診疑不得處藥”的家訓就是他創立的。
  張景淼的祖父張鳳海參加抗美援朝回來後,被安排到峰峰礦區工作,醫術很高。張景淼的父親張忠文是一名公安幹警,痴迷學醫,並獲得了行醫資格,終年義診,還經常教導張景淼:“醫者要有佛心禪意,行醫要多行仁愛之心。人之生病,已苦不堪言,若圖其財物,良心怎安。”
  1976年張景淼出生在金灘鎮。在他很小的時候,父親就開始指導他讀醫書、識別草藥。張景淼中學畢業後,進了醫校。祖父將家裡的秘方,送到他手中說道:“一定不要忘了‘無德不得從醫,診疑不得處藥’的祖訓,學醫苦要專,行醫德為先啊!”1994年,張景淼畢業後,在金灘鎮掛起了“瑞康診所”的牌子。2005年,石家莊一個醫校的同學,鼓勵張景淼來石家莊發展,於是他來到了石家莊,在橋西區一家診所任負責人,謹遵祖訓行醫,使他很快站住了腳,事業越來越好。
  專家觀點
  河北師範大學教授劉紹本:
  好家風家教是身邊的教科書
  河北江波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是省會高端住宅開發商,其在山前大道開發的西山一號項目以打造“百年別墅,文明世家”為己任。本報聯合西山一號項目推出的燕趙“家”文化系列報道,此前已經連續刊發了兩期,引起強烈反響,在新浪微博、騰訊微博、微信中引發熱議,同時也引起省內外專家學者的關註,贏得了好評。
  河北師範大學教授劉紹本說,中華傳統文化包括幾個方面,除了被稱為國學的書籍外,還包括人們生活中經常掛在嘴邊的、約定俗成的一些規範性的東西,包括家庭中長輩教育子女,或祖輩傳承下來的一些具體的行為標準,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家風家教。不同的家庭有不同的家風,但是不外乎是“仁義禮智信”這些方面,代代相傳。
  劉紹本說,他一直在關註著燕趙晚報聯合西山一號項目推出的這一系列家文化的報道。在報紙上,他看到了很多過去被遺忘的事情,比如愛國愛家鄉、尊老敬賢、獻身石家莊工業建設、讀書立世等細節,給他留下了深刻印象。把良好的家風家訓家教彙集起來就是我們身旁的教科書,彙集了鼓舞人的正能量,非常好。
  徵集故事
  你是否還記得你的父輩、祖輩,他們有著怎樣的傳奇經歷?他們的為人處世、人生智慧又是如何傳承影響著後人?請告訴我們。聯繫電話:0311-96399 ,或@燕趙晚報 新浪及騰訊官博。  (原標題:家傳二十多代 無德不得從醫)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qsotkycwp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